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些行业职业院校移交地方管理后,行业办学特色弱化,行业文化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培养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学校隶属铁路行业管理半个世纪,2004年划转地方管理至今,坚持铸铁路魂、育铁路人,2012年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全国首家铁路文化研究中心,携手研究文化育人,基于系统集成理论和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创新文化建设理念,集成双元主体、育人平台、路径载体等要素,构建“三个系统”,增强文化育人合力,形成了党建引领、双元驱动、五“铁”共育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育人模式。
党建引领,构建牵引定向系统,塑造思想力。党委系统谋划,创新“为办学治校立魂、为立德树人铸魂、为产教融合凝魂”文化育人理念;确立“家国情怀、工匠精神、铁路基因”的文化育人目标内涵;实施三级书记项目、三维党组织共建、三个示范标杆“三大工程”,强化价值引领,为立德树人定向领航。
双元驱动,构建双擎动力系统,增强聚合力。坚持“走合作发展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办学理念,联合打造文化研究、文化传播、文化实践“三类平台”,集聚校企双方力量,将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人才培养融合,为文化育人聚力赋能。
五“铁”共育,构建核心运行系统,激发行动力。依据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遵循文化体认→文化习得→文化践行的文化育人规律,统合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打造铁色精神、铁色素养、铁色实践、铁色文艺、铁色校园等具有铁路行业文化特质的五“铁”课堂,促进知行合一,为人才培养着色铸魂。
该成果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理念、育人路径、育人载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理论创新和重要的实践突破。该成果应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彰显了人才培养铁路特质。近5年,培养了万余名轨道交通专门人才,毕业生成为铁路用人单位首选,上海局高铁关键岗位70%以上员工来自我校,涌现出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等一批先进典型,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产生了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3个、教育部文化建设成果奖2项、文化研究专著7本、“互联网+”国赛2金1银3铜以及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10多个文化育人平台,形成了一批文化育人品牌。人才培养成效得到国家领导人、教育部、行业企业高度评价,被央视、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广泛报道。